兴化人结婚有什么风俗吗?

1、迎新赶早一般是上午接新娘。也有些乡,是下午迎新的,不算本地风俗。如果有近邻两家同时举行婚礼,则有争早迎新的做法。

2、哭嫁新娘离家,与母亲哭别。尽管在结婚前,女儿常与母亲闹别扭,兴化叫“作嫁”,但是此时的惜别,倒是真心的。

3、新娘离家不沾土特别是新娘子有兄弟的,很讲究这条,不要将家中的财气被带走了。一般在新娘装扮之后,出门之前换了新鞋子,由自己的舅舅等长辈,背了出门上花轿。现在不用花轿了,自己走路,也用新地毯铺垫;用汽车迎新的,则功能与花轿无异。

4、新娘子穿红鞋子风俗认为,新娘子结婚当日是“火光”最低的时候,容易遇到妖魔鬼怪,穿红鞋子有增强抵抗力的作用。这也显示了远古抢婚习俗的痕迹,结婚对于女人来说,好似“灾劫”。

5、开门封儿男方的迎亲队伍到了女方家门口,女方的兄弟故意将门锁闭。新郎必须行贿——给开门封儿,门才能开。

6、放鞭炮新娘子出门,放一次;沿途间隔地放,无一定之规,但是遇到桥,则必须放;新娘子到家,要大放一次;最大量放的是,婚宴开始上头盘(第一项热菜)的时候。

7、新娘子坐房间新娘子不外出到客厅接待客人,而由自己的女性好友、男方的女眷等陪同。这是受软禁,有“人质”的味道。现在婚礼变革,新娘子摆脱了“人质”待遇,大大方方地与新郎一起接待宾客。

8、婚宴一般在晚上,以应“结婚”之意。“婚”本是“昏”字,即黄昏——便于抢劫啊。

9、拜堂这是婚宴的“开幕式”。现在反而简单了。

10、暖铺常由新郎的小兄弟为主角,到哥哥嫂嫂的新床上打个滚,谓之“暖铺”。有恶作剧的,还撮弄小孩撒泡尿在新床上。至于撒喜帐之类的,早就免了。但是新床的被子有讲究,要找儿女双全的人,来最后“钩被子”。

十六夜的来历?

中国各地的风俗基本都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猜字谜。而江苏省兴化市戴窑镇周边却是习惯在正月十六闹元宵。因为舞火把,跨火堆等节日活动都是在晚上进行,所以当地叫做“十六夜”。

中文名十六夜

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十六

节日类型元宵节

流行地区江苏省兴化市戴窑镇周边

节日活动跨火堆,舞火把...

关于“十六夜”的传说据说,朱元璋打败了张士诚(张士诚在戴窑起兵反元),由于之前损失比较大,迁怒戴窑,就想杀点戴窑人,杀杀气。于是就定在正月十五这天派军队到戴窑杀人,谁家门上有灯的就说明过的好,就杀,刘伯温晓得了,想救下戴窑老百姓,就装作仙家来到戴窑,教戴窑人正月十++要过,也不要点灯玩灯,要等到十六夜再点灯玩灯,否则会有灾祸。

跨火堆 跨火把到了正月十五晚上,朱元璋派来的人到戴窑了,看见整个戴窑基本上没有人家点灯,只有少数的几个不相信刘伯温的人家点灯了,被杀了。第二天戴窑的老百姓发现后,全部相信了,从此以后,戴窑只过十六夜,不过正月十五

莆田白头春联的由来大神们帮帮忙?

所史料记载,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处烧杀掠抢。兴化府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长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兴化城的陷落惊动朝廷,这是自有倭患以来被攻陷的第一个府城。嘉靖皇帝罢免了福建总兵游震得,从浙东调回戚继光为福建副总兵官,配合新任福建总兵俞大猷和广东总兵刘显会同剿倭。

抗倭英雄戚继光多次来莆田抗倭,拯救百姓于水火。期间的莆田黄石林墩大捷,连克倭营六十多座,歼敌四千多,铲除倭寇大本营,从此倭患基本平定。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过年团圆。平倭之后,邑贤林龙江捐田三十亩,在林墩首倡建生祠奉祀戚继光,1998年,戚继光纪念馆编入《福建年鉴》。光饼的传说也就是民间对戚继光的纪念。

这也就是此后500年间,每逢春节,为表“国泰民安”,家家户户只能按照要求贴红联。在悲伤和愤怒中,有先辈在贴红春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老百姓之间相互效仿,逐成莆田“白头春联”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兴化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兴化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十六夜的来历,兴化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