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的习俗有哪些?

节日的习俗传统节日春节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建国前,民间习惯将除夕(农历腊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与正月初一连在一起,谓之过年。一进入腊月便开始买菜、打酒、杀猪、宰鸡准备过年。腊月二十三祭灶后开始蒸制节日食品,节日气氛越来越浓。除夕,迷信传说百神下界,清晨贴春联或门神。上午各家携纸香到村口请先祖回家,在堂屋设祭,近逝者安牌位,先逝者开家堂,俗谓轴子。在庭院设位供天地,厨房供灶神。

中午全家团聚,改善生活,名曰团圆饭,县东部主食为饼,寓意年年翻身(县西部晚饭食饼)。

傍晚,悬彩灯,各家儿童由家人领到门前或胡同口燃放鞭炮,以驱年怪;在门前烧谷秸,称为照庭(传说早年贫民刘猛除夕夜奔家探母,人们感其孝,遂燃柴为其照路)。

入夜,家人陪家堂并围坐一起,饮酒叙谈,称为守岁。午夜,燃鞭炮以示辞旧迎新。正月初一,清晨食迎春饺子,饭前晚辈给长辈行叩拜礼,长辈则用纸包钱给儿童,谓之“压岁钱”。

饭后,邻里间互相拜年,逢长辈皆热情问候:“起得早?”、“过年好?”、“发财?”等。

全日穿新衣,改善生活。

下午日落前携纸香及供品将除夕日请回的先祖送回茔地。

除夕日,有债务的贫苦人家多为躲债出走,年后才敢回家,即富人过年,穷人过关。

节后自初二始,乡邻挚友互相宴请吃酒,并携礼物走亲拜年,时半月方止。

建国后,实行公历纪年,旧历年改为春节,旧时节日中的迷信活动多数已废止,其它如穿新衣、放鞭炮、吃水饺及走亲访友等仍存。

城镇各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多放假三天,正月初一以团拜形式庆贺新春。

济南的风俗?

1、济南比较特别的风俗有以下四个:

2、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 “破五”节。

3、这一天不准妇女串门,串门不吉利。

4、这天各家都吃水饺,以求吉利。

5、如今虽说人们对妇女串门不讲究了,但这天吃饺子却成了各家的习惯。

6、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叫“灯节”。

7、在济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景象极为壮观。

8、每到此时,各大公园、厂矿企业及大街小巷,均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入夜,宫灯、纱灯、鱼灯、花篮灯、跑马灯……光华四射,美不胜收。

9、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更是独具特色。

10、各式各样的花卉灯、鸟兽灯、走马灯、故事灯、谜语灯等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11、这一天,家家户户盛行吃元宵。

老济南特色风俗:

鼓子秧歌:源于北宋,盛于明,流传至今,以表达对包公的感激之情。

羽毛画: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最初是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后演变成一种文化娱乐。

济南的风俗有什么?

济南比较特别的风俗有以下四个: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 “破五”节。这一天不准妇女串门,串门不吉利。这天各家都吃水饺,以求吉利。如今虽说人们对妇女串门不讲究了,但这天吃饺子却成了各家的习惯。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叫“灯节”。在济南,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景象极为壮观。每到此时,各大公园、厂矿企业及大街小巷,均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入夜,宫灯、纱灯、鱼灯、花篮灯、跑马灯……光华四射,美不胜收。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趵突泉灯会,更是独具特色。各式各样的花卉灯、鸟兽灯、走马灯、故事灯、谜语灯等或富丽堂皇,或古朴典雅,或灵巧别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这一天,家家户户盛行吃元宵。此外,元宵节前后,济南的街头巷尾,到处是踩高跷的,跑旱船的,舞龙灯的,舞狮子的。人们把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强烈的爱憎和美好的愿望融入这种富有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增加了节日的欢快气氛。

“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意为龙兴治雨,风调雨顺。这一天,市民早起,炒“蝎子爪”(即豆子腌泡后炒食)吃,以避免虫咬蝎蜇;老男少儿都理发,以视精神,免除灾病;农村盛行用炉灰“打囤”,预祝丰收。这些习俗已被人们延续至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济南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济南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济南人的习俗有哪些 济南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