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明清古城特点?
宝鸡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宝鸡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近年来城市发展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宝鸡拥有12个县区,它们的风土民情、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都十分不同,也有独一无二的地方特产,宝鸡美食和特产种类多样,深受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喜爱。
宝鸡卧龙寺简介?
卧龙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龙丰村境内,距宝鸡东郊10公里处,陇海铁路以北。原名禅静寺。
卧龙寺,唐玄宗入蜀曾住宿于此,便赐名卧龙寺。[1]
中文名
卧龙寺
少数民族
148人
面积
约 8 km2
居民
3397户
历史沿革对外开放兴盛时期周边配套古寺现状地图信息TA说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
据考证,卧龙寺始于隋盛于唐。尉迟恭曾监修扩建,唐玄奘天竺取经也曾在此留宿。历经1300余年时事沧桑,至清末明初,占地8亩多,有五殿、三楼、一亭、八碑,钟鼓齐备,古树参天,旁附僧陵,有和尚骨塔13座,僧众150人之多。
1947年,+++军38师占据作军火库期间突然爆炸,庙宇焚毁。
对外开放
1989年,界如法师来寺任住持。1991年政府批准寺院开放。寺院建有千佛塔、卧佛殿、毗卢殿、供奉佛陀、菩萨、尊者诸像24尊,金身彩塑,四壁绘画。平整院落种植花木,初见景观。寺院中最著名的要数释迦牟尼卧佛,长8米,高3米,是陕西省大卧佛之一。院内栽花植木,每到春天花香扑鼻。
2010年,新建大殿,塑五百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有每位罗汉的法号,为西北一绝。
卧龙寺在经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龙丰村境内,位于经宝鸡市行政中心以东陇海铁路北侧,渭滨与卧龙寺火车站北边,蟠龙塬以南,千河以西,是一处历史悠久,传说丰富的名胜古迹。
卧龙寺原名静禅寺,始建于隋朝,鼎盛于唐代。明清时占地8.7亩,尚存五殿,三楼,一亭,8碑,钟鼓齐备,古木森然,耕地十余亩,寺旁还有僧陵,有和尚古塔13座,僧众150人之多,历经了1300多年的风雨沧桑,卧龙寺至今仍为宝鸡名寺之一!
是宝鸡人,我为宝鸡感到骄傲!
楚国景姓的来历?
景(Jǐng)姓源出有四:
1、出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人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
传说中的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之一,与炎帝齐名。炎、黄二帝相传是同母异父兄弟。黄帝原姓公孙,因为长期居住在姬水一带的轩辕之丘,就改姓姬,号轩辕氏。以后因封国在有熊,又号有熊氏。他生活的时代大约在4500年以前,活动的地域大体在今天陕西、河南、河北沿黄河一带。
炎帝,相传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一说即神农氏,是姜姓部落的始祖,生长在姜水附近。姜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的东面,是渭河的支流。又传说炎帝陵在今陕西宝鸡,湖南酃县等地。
相传炎帝末年,道德衰败,社会混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南方几个黎族的首领蚩尤带兵北进,一直攻到河北涿鹿的原野之上。黄帝率领部队与蚩尤在此展开了一场血战,最后将蚩尤军队包围起来,全部消灭,并活捉了蚩尤,在涿鹿把蚩尤杀掉了。
以后又经过了多次征战,黄帝在阪泉之野(今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七旗村)打败了炎帝,使炎帝势力退避到南方。从此,天下安定,黄帝被中原各部落尊推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又与炎帝部落合并,统称华夏族,即中华民族的前身,于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称作"炎黄子孙"。黄帝活了110岁,死后葬在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每年的清明节,海内外的华人前往黄帝陵,祭祀自己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宝鸡明清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宝鸡明清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