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甘肃 历史 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甘肃 历史 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传说九州台的来历与大禹治水有关。兰州境内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民间传说,当年大禹“导河积石”路过兰州,民间故事给我们讲述了古人心中的期望,反映了某个特定时期的生活观念和思路,记载了一个民族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从历史考证来看,九州在当时指的是春秋战国以前的行政区域,这种称呼一直流传到现在。经历历史的变迁,一直存在“九州”这个词,只是性质有所改变。但是这并不影响“九州”这个响亮的名字的存在,而且它的的范围越来越大,以至于用“九州”来表示整个华夏疆土。

1927年甘肃古浪地震,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死亡4万余人。

1927年5月23日的06时32分47秒,在中国甘肃省的古浪县,西北水峡口一带,发生了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极震区主要分布在古浪县城及其周围。以及双塔,水峡口、沈家窝铺、冬青顶一线、古城、张义堡等地区。这些区内的窑洞、房屋基本全部倒塌。破坏严重区遍及武威、周边黄羊镇、金塔、永昌、山丹等县。尤其武威县城及城郊周围村庄遭惨严重破坏,城楼、城垣、古塔、寺庙均震毁,倒塌民房、农舍过半,南山已山崩。这起重大灾难共造成41471人死亡。

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载了武威县城及周围地区,遭受地震破坏的惨重情况,并且世界大多数地震台,比如上海徐家汇台、列宁格勒台、苏黎世台、斯特拉斯堡台等十几个台站都清楚地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根据调查显示,地震时地面的运动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以南北方向震动为主,东西方向震动次之。地面运动造成的喷水冒沙,井、泉干涸或新增泉眼的现象极为普遍。

这次的古浪8级地震是继1920年海原8.5级地震之后,发生在海原---祁连山断裂带上的另一次特大地震。有研究认为,这次地震是由构成古浪推覆体的天桥沟---黄羊川断裂带、皇城双塔断裂、冬青顶断裂带以及武威---天祝隐伏断裂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零下31度

甘肃最冷的地方是酒泉市马鬃山镇(-31℃)、鼎新镇(-27.9℃)、肃州区为(-24.4℃)、金塔县(24.0℃),与历史同期相比,创下近50年来最低气温新低记录。

气象部门提醒称,进入“大雪”节气,甘肃气温进一步下降,天气愈加寒冷,建议民众做好保暖措施,相关单位也需及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做好相关应对措施。

今天,甘肃的装备制造业除了在石化通用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电工电器等传统领域具有优势以外,还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以及节能环保装备等新领域中,打造了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甘肃的装备制造业正向着智能高端方向稳步迈进。

创新领跑补短板

  “经过16个月的快速建设,2014年10月14日,兰石集团全面完成了‘出城入园’兰州新区工业园区建设,正式投产。当年10月5日,我在兰石重装公司生产车间投产前夕拍下了这张照片。”“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被采用照片的作者,兰石集团党委宣传部高级主管贾润涛至今仍清晰记得当时拍照时的情形,“照片记录了兰石集团实现企业装备制造升级换代。”

  2014年,兰石集团出城入园项目建设加速推进,集中采购设备1670台/套(其中进口设备17台/套),集团内部承担设备共计164台/套,出城入园采购设备数量之大、质量之优、先进程度之高,是兰石集团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创新更加成为兰石集团发展的新引擎和加快培育转型升级的新动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实现了装备升级的兰石集团,在通用机械、钻采、新能源、军工、农业装备等领域打造出的一个个充满张力的“兰石品牌”。

  兰石集团的事例说明,超越行业同类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多个行业技术空白,是装备制造企业立足市场、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基于此,我省装备制造业围绕航空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大做文章,逐步扩大产业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目前,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产品、技术获得突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甘肃 历史 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甘肃 历史 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兰州九州名称来历 甘肃 历史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