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重阳节为什么要吃柿子?
重阳节吃柿子食俗,有个祈福的寓意,想要大家事事顺遂,事事顺心。此外,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
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
乙未夏,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矶),取太平(今安徽太平县),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重阳节吃柿子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封柿子树为凌霜侯,并且让天下人在重阳节吃柿子以表纪念。柿子的吃法比较多,常见的生吃,做成柿子饼等。除了吃柿子以外,重阳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比如说登高望远、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花糕、祭祀祖先等。
福建重阳节泉州有什么风俗?
泉州所在的闽南地区古为闽越地,“重九登高”的风俗由南迁入闽居泉的中原人民带来的。据传晋代五胡乱华,中原板荡,贵族南迁入闽,散居于晋江沿带,每到重阳时节,就到丰州西南侧的小山上,登高北望中原,以寄乡思,久而久之,这座山也就得名为“九日山”。《九日山志》对此记述甚详。
进补吃鸡
泉州人有在重阳进补的习惯,称为“补重阳”。民间多以家禽肉炖当归、川芎、党参等中药吃。有诗云:“菊酒茱萸典不传,重阳只乐眼前天,番薯芋柿力子果,吃罢芝山看纸鸢。”可见泉州人在重阳时分格外青睐地瓜、芋头、红柿、板栗这几样正当时令的食材。闽南民间重阳还有一个有趣的“吃鸡进成年”节俗。这一天,年满15岁的少男少女要进食一只用中药田七、人参、高丽参等滋补药材炖熬的全鸡,男的吃雄鸡,女的食雌鸡。
送顺风、脱草鞋
旧时泉州重阳时还有独具特色的民俗“送顺风”。泉州自古有海上远洋贸易的传统,海上贸易一直是泉州经济的重要命脉。闽南地区九月东北季风起,俗称“九月展秋风”,前往南洋的帆船便纷纷扬帆启航。在亲人们将要远洋之时,亲朋好友都会准备公鸡、线面、名贵中药材和家乡土特产,上门馈赠或设宴饯行、叙别,祝其一路平安,俗称“送顺风”。来年的四、五月,商船平安归来,则亲朋好友们又要来送礼、探望,为其接风洗尘,俗称“脱草鞋”。
福建漳州习俗?
1.中秋节。
节前,漳州一带农村大都要买上柚子陈列在厅堂,到中秋这一天才剥开分给全家人吃,以庆团圆。
2、重阳节。
漳州一带的人,这一天要吃蟹酒,爬山登高,最普遍是放风筝,旧时海澄民众还在这天晚上把灯笼系在风筝上,那时满天灯火,引为奇观。
3、冬至节。
漳州的风俗,要吃冬至糖圆。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糯米磨粉搓丸,放置在竹筛上。第二天清晨放入红糖锅内煮熟,作为节日早餐。旧时农在这一天还要到祠堂祭祖。
4、清明节。
漳州一带要吃春饼,做清明果、办酒茶或买糕饼祭扫祖幕。扫墓时要在墓地撒下长条纸箔,在坟地锄草、植树,并给坟堆培土。
5.元宵节。
漳州人这一天要吃“元宵圆”。夜间公府街悬挂各种花灯,有鱼灯、南瓜灯、葫芦灯等固定花灯,也有风车灯、跑马灯等会转动的花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闽南重阳节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闽南重阳节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