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忠诚事迹?

申包胥,事迹介绍:

春秋时代是“乱臣贼子”迭出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涌现出申包胥这样一个执着、忘我的爱国忠臣,正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个那个时代,更照亮了中国历史。

当好友伍子胥言“我必覆楚”时,申包胥则谓“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申包胥没有阻止伍子胥实现他的“义”,而是去践行一个更大的“义”——对国家的忠诚。

在楚国国都陷落、昭王出奔,申包胥“不受命”就一个人来到秦国请求援助

“跋涉谷行,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躐蒙笼,蹶沙石,蹠达膝曾茧重胝,七日七夜,至于秦庭。”秦哀公没有立即答应,于是“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打动了“素沉湎,不恤国事”的秦哀公。可见,申包胥对于国家的忠诚是执着而又热烈的,到了完全不顾自己生死的地步。

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兴楚成功后,申包胥简单的以“非为身、非为名、非卖勇”婉拒昭王的赏赐并退隐。从申包胥先前的作为来看,断不会贪图名利,且楚昭王是一个较为贤明仁善的君王,申包胥功成身退,可知不是出于“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原因,而是出于真心。这表明申包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尽自己的一份职责,是出于对祖国的真心的忠诚。而在时隔近三十年后,又不辞劳苦出使越国,为越国灭吴做出了贡献。

在那个“礼乐崩坏”,臣弑君、子弑父的时代,在那个各国人才为了自己的恩怨或者施展抱负纷纷游走他国的年代,申包胥始终尽忠于自己的祖国——楚国,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忠”的涵义,为后世确立了一个忠臣的典范。

古今中外一些伟人自律自省的故事10个?

伟人自律自省的故事素材有:

1、白玉霜:著名的评剧演员,被人称为“评剧皇后”。她i非常自律,不论三伏酷暑,还是三九寒冬,一有时间就去练功、练嗓子。有人对她说:“你已经成名了,何必还这么苦练?” 她笑笑说:“戏无止境。”

2、张伯苓:前南开大学校长。一次,他看见一个学生手指被烟熏得焦黄,便对他说:“你看,把手指熏得那么黄,吸烟对身体有害,你应该戒掉它!” 但这位学生反唇相讥:“你不也吸烟吗?怎么只说我呢?” 当下张伯苓将自己所存香烟全数拿出,当众销毁,并承诺不再吸烟,果然,张伯苓再没吸过烟。

3、周恩来:五岁时开始学写毛笔字,并给自己立规矩:每天完成功课后,还要再写一百个毛笔字。 一次,他和蒋妈妈去走亲戚,回来时已经很晚了,好心的蒋妈妈催恩来睡觉。恩来走到床前时,突然想起:“呀,我的大字还没有写呢!”便又回到书桌跟前。蒋妈妈见了,忙上前说:“算了吧,今天不写,明天写二百个不就补上了吗?” “不行!”小恩来用恳求的目光望着蒋妈妈说:“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说完,便坐在书桌前认真地写了起来。

4、司马光:为了把握时间读书,制作了一个圆木枕头,睡觉时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读书,因此称“警枕”。

5、欧阳修:晚年时,每天将生平所写文字不断加以修改。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说:“何必这样折磨自己?难道还怕老师责骂?” 欧阳修笑道:“不怕先生骂,却怕后人笑。”

6、鲁迅:少时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去卖掉,买了几本书和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冷得读不进书时,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以驱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世界历史伟人的人物事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世界历史伟人的人物事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古今中外一些伟人自律自省的故事10个 世界历史伟人的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