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馍的由来?

蒸花馍的历史悠久,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花馍最初是用来祭祖先、祈平安、求吉祥和当作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老辈人蒸花馍,来寄托对幸福日子的情感。乡间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 、元宝人 、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节捏面为燕;七巧做巧花, 形如石榴、桃、虎 狮 、鱼等。

花馍的花饰以神态自然的花鸟虫鱼蝴蝶、蔬菜杂果、猴献桃等万物生灵为主,表达对祖先的祭祀、老辈的祝福、新婚夫妇的恭贺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

五月端午或婴孩满月时,由舅家送外甥一个特制的大型圆圈面花,群众叫“曲莲”,上面捏塑着鱼、龙、莲花之类,鱼指五谷丰登,吉庆有余;龙指时运亨通,青云直上;莲指幸福花开,喜气迎门。

花馍起源于中国民间祭祀活动中用面塑动物代替宰杀牛羊等动物的习俗,花馍的造型生动、夸张,制作精巧细腻,在民间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流传于黄河两岸的花馍,它的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盘馍习俗?

娘家给出嫁的女儿送“盘馍”,莲花上面扎一对男童++,寓意“连生贵子”。

小孩过12岁生日时,老人家也会制作一个直径一尺多的“花儿箍拦”,在圆形面圈上捏塑着各种动物和花卉,如“麒麟送子”“凤凰戏牡丹”等,祝愿孩子平安成长、长命富贵,借动物和花卉表达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老人过寿,通常要制作“寿糕”“寿桃”。寿糕是一层面饼一层红枣,层层叠叠摞起来,寓意“寿高”;寿桃则是一个桃形面塑,桃尖涂成红色,周围塑有“松鹤延年”“鹿鹤同春”“五福献寿”等,表达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婚娶之日,男女两家都蒸大“喜馍”,办丧事在灵堂前供奉“小食儿”,清明节,捏制面人头和“寒燕儿”等面塑。

正月十五烤花馍的意思?

正月十五烤花馍指的是汉族的传统习俗,在春节的第十五天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糖粉、花粉、油菜花以及椰子以及其他材料,小孩子从街上买回来一种面团,然后一起把这些材料混合,搓成饼形,再烤制成叫做“花馍”的传统美食,供家人们晚上吃。

花馍和面塑的区别?

花馍是食品,面塑是艺术品。

花馍就是把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称为是花馍,是可以食用的,而面塑只是用面做出来的艺术品,是欣赏的,不能吃的。

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农村都有蒸花馍的习俗,既好吃,又好看,增加了过年的欢乐氛围。面朔在我们国家也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的,用面经过特殊的加工,塑造出来的各种艺术品和人物造型也是栩栩如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花馍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花馍的习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花馍的风俗,花馍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