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的结婚风俗?

在庆阳有一种传统的汉族婚嫁习俗,从形式到内容都形成了一种婚嫁文化,反映了这里最古老的民族淳朴的民俗风情。

第一步:说情

男方经媒人取得女方生成八字,请阴阳先生卜算,若与南方八字相投,则可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定亲

定亲在甘肃称为“框锁锁”。 介绍人从中调定,双方同意,然后择日举行定亲仪式,男方父亲与介绍人偕男青年,携厚礼赴女方家。

第三部 :行礼

这是比较慎重的一个环节,多在迎亲前半年举行。男方家择定结婚吉日,由父亲约上 介绍人,带齐原定彩礼、喜酒喜馍及妆奁衣物赴女方家。

第四步:提话

按照传统的做法,男家是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

第五步:娶亲

俗称“引新媳妇”。 吉日将临,男方整理院落,洗刷门窗,求字裱画,布置新房,通知亲友。临近二三日,男家杀猪宰羊,置办用品货物,接亲眷,请"总管",聘厨师,邀陪客,请房下,贴喜联……忙不胜忙。

第六步:接新人

在等待娶亲队伍的时候,所有人会在路口,娶亲队伍快行至男方家附近时,早有专门负责观望的通知“总管”, “总管”吆喊众人在大门前候迎“尊客”(送亲的人),尊客会先安排进院。

第七步:闹洞房

晚上,开始安床,有男女喜相人为新郎新娘“换盅”,即找红线尺许,两端各拴一铜钱,分置于两个盛满酒的盅内,新郎、新娘各端一盅,饮去一半,再互换饮尽,缘于“千里婚缘一线牵”之说。然后由女性带头人开始为新郎、新娘铺床,最后“扫炕”,边扫边以言相嬉。谓之“闹洞房”。

甘肃庆阳婚前礼节怎么做?

1、提亲

提亲就是纳采,但是又与纳采不同。提亲是双方家长一起见面,委托媒人相互交流关于子女婚事。在生活上提亲一般都是双方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此时需要对婚房、彩礼、嫁妆和结婚等事情进行大体的讨论。

2、订婚

如果女方接受了男方的提亲,那么接下来就是订婚的阶段了。订婚一般是由男方来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举办订婚宴,向亲朋好友们宣布双方结为秦晋之好。然后就要择时间将彩礼、礼物带到女方家里。

甘肃庆阳最新的方言?

庆阳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在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比较缓慢,保留的地域、历史痕迹比较明显。例如,庆阳人常把“昨天”叫“夜来”,把“什么时候”叫“几时”,将“蚂蚁”叫“蚍蜉蚂”,都是古汉语中的词汇。

庆阳方言中有一些比较独特的词汇特征,现就较流行的词汇举例如下:

表称谓:

称姑姑为“娘娘”

称岳父为“姨父”,岳母为“姨娘”。

称妻兄为“室兄哥”,妻弟为“小舅子”。

称外公为“外(音wei)爷”,称外婆为“外(音wei)奶”。

称伯母为“大妈”。

称叔父为“大大”。

称最小的叔父、叔母为“岁大”、“岁妈”。

称祖父之父母为“太爷”、“太太”。

称祖先为“先人”。

称祖父母的娘家为“老外家”。

称母亲的娘家为“小外家”。

称干爹为“干大”。

称母亲和孩子们为“娘母子”。

称妻子为“婆娘”,称丈夫为“掌柜的”。

称老头为“老汉”,称老太婆为“老婆子”。

称别人为“人年”、“人家”。

表时间:

称刚才为“降才“那(音nai)会”。

称昨天为“夜来”。

称后天为“后日(音er)”。

称今天为“今日(音er)”。

称前天为“前日(音er)”。

称每天为“见天”

称早晨为“早起”。

称上午为“前晌”。

称下午为“后晌”。

称晚上为“黑了”。

称去年为“年时”。

表人、物及行为、动作、性质、状态:

称打架为“打锤”。

称感冒为“凉了”。

称舒服、顺当、合适为“窝叶”。

称私人之间赔情、认错为“下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庆阳传统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庆阳传统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甘肃庆阳婚前礼节怎么做 庆阳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