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历史上都出过什么名人?
鬼谷子,名王蝉。春秋战国时期人,祖籍朝歌(今淇县)城南。 在鹤壁云梦山水帘洞隐居讲学,创建中国第一座军校“战国军庠”,在此培养出的学生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毛遂。 箕子,名胥余,因封于箕(山西太谷东北),爵号为子,故称箕子,为殷商贵族。周武王把朝鲜封于箕子,但箕子忠于商,拒不称臣。著有《麦秀歌》。今朝鲜首都平壤有箕子陵。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今淇县)。因刺杀秦王于公元前227年被肢解。 子贡,孔子第一高徒,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是孔门十二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称其为“瑚琏之器”。因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儒商始祖”。 王越(1423—1498)明代将领,字世昌,大名府浚县人。景泰二年进士。负责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三次率领中国军队出塞击败鞑靼人,收河套地(今内蒙古)并入中国版图,以功封威宁伯。
鬼谷子的家乡是鹤壁吗?
鬼谷子的家乡不是鹤壁。
鬼谷子,王氏,名诩,一作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其具体出生地有多种说法,较为常见的说法是卫国朝歌(今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人。
鹤壁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鹤壁地区有名的楹联以及出处?
鹤壁地区的著名楹联包括以下几幅:
鹤壁市古称“朝歌”,相传是商朝纣王的行宫,因纣王在此放鹤招歌而得名。鹤壁市博物馆有一副对联:“朝歌夜弦三十六宫秋夜长,衣裙霞帔谁怜瘦影伴宫娥。”这副对联形象地描绘了纣王夜夜笙歌、放鹤招歌的荒淫生活,引人深思。
鹤壁市有一座淇河桥,是河南省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在鹤壁市博物馆中,有一副对联描述了淇河桥:“淇水悠悠,犹怀三绝画图里;桥涵卧波,终是千年诗赋间。”这副对联将淇河桥的美丽景色与历史悠久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这座古桥的敬仰之情。
在鹤壁市鹤山区鹤山街,有一座石门寺。石门寺有一副对联:“石破天惊见佛来,门开洞辟集群仙。”这副对联形象地描绘了石门寺的奇特景观,表达了人们对佛教和神仙的信仰和崇拜。
以上是鹤壁地区的一些著名楹联及其出处。这些对联不仅反映了鹤壁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鹤壁原名叫什么?
相传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鹤壁,又名朝歌、鹤城,是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是故事“封神榜”的发生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商朝、魏国、赵国等的建都之地。
鹤壁名字的由来
鹤壁是一座花园城市,是河南省水资源最清洁、蓝天天数最多、最具安全感的城市。
鹤壁市境内有浚县古城、伾山大佛、云梦山、纣王墓、大伾山、古灵山等著名景点。
鹤壁是一个历史名城,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倒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的商朝武丁大帝时期。
鹤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时期(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武丁大帝是商朝首都朝歌的奠基者。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仍建在朝歌,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嗜好鹤,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养鹤,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
鹤壁名字的由来是“鹤栖南山峭壁”。最早见于唐开元年间,当时称鹤壁村,金代鹤壁为相州彰德府“五镇”之一。1953年改为鹤壁集乡,1957年,鹤壁建市。鹤壁市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都城朝歌、战国七雄之赵国都城中牟均位于鹤壁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鹤壁历史小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鹤壁历史小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