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三兄弟?

欧阳观(952——1010)咸平三年(1000)进士及第,五十多岁才踏上仕途,历道州(今湖南道县)判官,泗(今江苏盱眙东北)、绵二州推官,泰州(今属江苏)军事推官,终年五十九。欧阳观“居官决狱,主于平恕哀矜”,“每决重辟,尤加审谨,苟理有可脱,必++之”。

    观,为官清廉,好施与,喜宾客,俸禄菲薄,常不使有余,视财货为累,以致身后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欧阳修四岁而孤,只好跟随母亲,去随州依叔父欧阳晔谋生。

    欧阳晔(959——1037),咸平三年(1000),与欧阳修的父亲同榜登科,举进士甲科。为人严明方质,尤以洁廉自持。从年轻时代开始,就非礼不受。及长,决不攀附权贵,“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居官,秉公办事,敢于顶撞上司。陈尧咨及其兄弟尧叟、尧佐“同时显贵,一时推为盛族”。陈尧咨名声不雅,++++,“所居为不法,官属莫敢仰视”。其气焰之嚣张,不难想见。一次,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指派府吏持帖胁迫僚佐签署,唯独欧阳晔以“官市金当有文符”为由,坚决++,迫使陈尧咨只好罢手。后来招致挟私报复,被排挤出府。欧阳晔对修不仅有养育之恩,而且有教诲之功,修对他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堂叔欧阳载(959——1026),淳化三年(992)以进士中乙科,是欧阳氏自江南归朝后第一个考取进士者。治身俭薄。

江西临川的历史名人?

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置临汝县,即现在的临川区。

  公元23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隋文帝开元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实现全国统一,废郡扩州,平陈总管扬武通奉命安抚临川郡一带,将临川郡改为抚州。

  纵观历史,古临川治属相当于现在抚州市的绝大部分,并囊括了庐陵、豫章、瓯闽部分。东连吴越,西接潇湘,南控闽粤,北襟江湖,横跨吴、越、楚三地,为古代通往闽粤沿海地区的要冲。这里,地气殊异,山川炳灵,林奇谷秀,水绕川环。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江山形胜而人稠勤富,交通便利而商贾常行。荆楚、吴越文化交汇于此,中原、闽粤文化滋润其中。秀美的风光,发达的农业,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灿烂的“临川文化”。

  魏晋以来,特别是两宋以后,临川古郡,抚河两岸,名人辈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誉称。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临川赞美的千古绝唱。

  名儒巨公,彬彬辈出,不可胜数”,“临川才子”是“临川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临川才子之多向为世人瞩目。“临川文化”区内乐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大量涌现的生动写照。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乐史、饶节、谢逸、谢过、李觏、吴澄、纪大奎、李瑞清、谭纶、陈自明、危素、蔡上翔、吴与弼、罗汝芳、陈彭年、危亦林、邓茂七、徐奋鹏、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黄爵兹、欧阳竟无等等,就是临川(抚州)古代才子群体中的佼佼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欧阳治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欧阳治历史人物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江西临川的历史名人 欧阳治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