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分别是1.走西口: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进行人口大迁徙...

2.闯关东: 在十九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人口迁徙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3.下南洋: 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出现人口洪流。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1、走西口: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进行人口大迁徙,背井离乡,打通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2、闯关东:在十九世纪,中国黄河下游连年遭灾,黄河下游的中原百姓,闯入东北,人口迁徙数量规模历史最高。

3、下南洋: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各区域时期希望引华人去开发,加之中国几次大乱,讨生活的++出现人口洪流。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人去东南亚经商、打工、乃至迁徙到东南亚,人口迁徙规模巨大。

中国古代史上三次人口迁移是哪三次?

1.“永嘉丧乱”时期  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使秦汉以来人口分布显著的北多南少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这是中国人口分布中心向长江流域转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安史之乱”时期  发生在唐代,约有100万人南迁,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第一次达到均衡。

3.“靖康之乱”时期  发生在北宋,1125年金灭辽开始南下攻打北宋,黄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每次大的战争都造成黄河流域大量居民向长江流域迁移,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北、四川,这是北宋末年人口迁移规模最大的阶段。

4.“金完颜亮”时期  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合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居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

5.“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等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6.“走西口、闯关东”时期  19世纪后期的旧中国,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后,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需大批劳动力,迫使华北破产,农民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此外,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也有很多来自河南、陕西等省的农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上三次人口大迁徙分别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