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山西在中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山西在中国历史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山西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块富庶之地。历史上的山西是块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远古时代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均建于此。隋末的李世民父子也正是从这里出兵统一中国并建立的让汉民族引以为豪的“大唐盛世”的。到了清末民初时,山西票号的昌盛更使得山西富甲一方,成为了当时全国的金融中心。山西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煤、铁、铝、铜、金、银、钴、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镁盐等49种,矿区达620处。其中煤、铝土、珍珠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钛铁、熔剂石灰石的储量居于第四;长石、石膏、钴、铜、锗、金的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扩展资料: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

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山西省是黄河与海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省内黄河流域面积97138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62.

2%,海河流域面积为59133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37.8%。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这句话可能很多其他城市都不是很开心,首先,陕西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我大西安十三朝古都,如何如何。

其实大可不必着急,因为我们这里说看山西,只是因为山西历经五千年风雨,见证了中国五千年发展,仅此而已。

细观历史课本可以知晓,中国的历史课本最爱用的词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几乎哪里都可以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些历史,都是通过史官正传或者民间野传记载下来的,这也正是中国历史能够绵延千年而不断代的根本原因。

但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也就有了多种解释。很多历史游走于正史与野史之间,令读史的后人也不知所以。

而山西是国内地上历史保存最为完整的省份之一,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都能够为历史自证名分。

一、后圣——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二、龙城飞将——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三、封狼居胥——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是卫青的外甥,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在两次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又一次击退匈奴至今天的蒙古境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四、“武圣”——关羽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山西在中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山西在中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山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山西在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