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爱国人物及事迹?
历史上爱国人物有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王铭章、张自忠等等。
以下是部分英雄事迹:
1、郑成功
郑成功,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南市境内)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2、钱学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任加利福尼亚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钱学森深为祖国的新生而高兴。他打算回国,用自己的专长为新中国服务。但那时候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归国不易,而钱学森的专长又直接与国防有关,美国千方百计要将他留下不让他回国,他历尽艰辛才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还有很多爱国将领的事迹,需要我们了解并熟知,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有这么安定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的故事?
1278年冬,文天祥在率部向海丰撤退时兵败被俘,服毒++未遂,被押送到大都。
这时许多投降蒙古的南宋大员前来劝降,皆被文痛骂而去,元世祖又让降元的宋恭帝赵显来劝降。
文天祥北跪于地,痛哭流涕的说:“圣驾请回!”
文天祥被囚禁四年,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就是在狱中所作。
1283年文天祥被押解到北京柴市口刑场,临刑前文天祥跪拜南方,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时年仅47岁。一介儒生,铮铮铁骨,由此威震霄汉。
2、林则徐
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虎门销烟。
在此期间,林则徐组织翻译西文书报,供制定对策、办理交涉参考,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0年++战争失利后,林则徐遭投降派诬陷,被发配伊犁。
1845年重新起用,先后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终因郁郁不得志,1850年病死于广东普宁县,终年66岁。
3、郑成功
1661年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战舰120艘,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
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
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千人,损失惨重。
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总督揆一签字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同年5月郑成功病逝,享年39岁。
4、戚继光
1558年在浙江义乌,精选4千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劲旅“戚家军”,发明“鸳鸯阵”,因敌因地变换阵形,屡败倭寇。
历史上姓郑的名人有哪些?
郑旦:春秋晚期着名的巾帼人物,在吴越两国长年战争时期,只身入吴作内应,助越国顺利灭吴,立下汗马功劳。
郑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专家,曾助秦国修成着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使秦沃野千里,国力更加强盛。
郑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率兵抗击匈奴入侵,为汉始设西域都护之始。郑兴、郑众:河南开封人,系父子。兴为东汉时期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儒学进一步发扬,贡献巨大,世称“先郑”。
郑众:郑吉之子,为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通晓《易》、《诗》等经学。
郑玄:东汉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世称“后郑”,其潜心着述,遍注群经,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郑学”,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
郑道昭:荥阳开封人,北魏书圣,曾任国子祭酒,工文词书法,其书法笔力雄健,兼有隶意,被后人推崇为“魏碑之宗”。
郑泽:隋朝荥阳人,有学识,知钟律,考校大东钟律,着有《乐府歌辞》、《乐府声调》等。郑虔:郑州荥阳人,盛唐时期学者、画家、广文博士,诗书画技冠京华,玄宗曾题赠:“郑虔三绝”。着有《天宝军防录》。
郑樵:莆田(今属福建)人,我国南宋时期着名的历史学家、史籍学家,一生着作丰富,其晚年所着《通志》是继《史记》后又一部伟大的通史着作,且颇具创见。
郑++: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创作颇多,代表作为《倩女离魂》,他被后人誉为“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优辈称‘郑老先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国防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代国防历史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