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的故事?

中国对负数的认识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认识到了负数的存在。在《九章算术》的《方程》篇中,就提出了负数的概念,并写出了负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刘徽,在书中注释说,中国古代人民在筹算板上进行算术运算的时候,一般用黑筹表示负数,红筹表示正数。或者是以斜列来表示负数,正列表示正数。此外,还有一种表示正负数的方法是用平面的三角形表示正数,矩形表示负数。

据考古学家考证,除《九章算术》外,中国古代的许多数学著作甚至历法都提到了负数和负数的运算法则。

南宋时期的秦九韶在《数术九章》一书中记载有关于作为高次方程常数项的结果“时常为负”。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把“益”、“从”、“除”和“消”分别改为了“加”与“减”,这更加明确了正负与加减的关系。

元朝时期的朱世杰在《算学启蒙》一书中,第一次将“正负术”列入了全书的《总括》之中,这说明,那时的人们已经把正负数作为一个专门的数学研究科目。在这本书中,朱世杰还写出了正负数的乘法法则,这是人们对正负数研究迈出的新的一步。

中国人对正负数的认识不但比欧洲人早,而且也比古印度人早。印度开始运用负数的年代比中国晚700多年,直到公元630年。印度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婆罗摩笈多才开始使用负数,他用小点或圆圈来表示负号。

但在欧洲,人们认识负数的年代大约比中国晚了1000多年。负数在欧洲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写的一本书中,他在解一个方程的时候,偶然运用到了负数,但不久以后,他的这个伟大发现就被欧洲人作为“荒谬的东西”废弃了

关于相反数的数学故事?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就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一般地,任意的一个有理数a,它的相反数是-a.a本身既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还可以是零.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后,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与原点的距离相等,并且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

数字0的故事?

数字0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表示无,也可表示最初。从零开始!在古代纪元也是从零开始而不是从一纪元(有异议)。0在数学上和应用数学上不可缺。数轴表示:0的两端,左边为负数,右边为正数。应用数学上,表示温度:零下几度几十度绝对低温等。零上温度没有上限。都是从0开始的。0的故事涉及太多的方方面面。

摄尔修斯的故事?

自 1732年至1736年期间,他离开瑞典到国外访问,先后到柏林、纽伦堡、意大利和巴黎等地,广泛地参观访问了天文台和著名科学家。1733年他把在北极观察的北极光的情况收集成册,在纽伦堡出版了叫《北极光观测资料汇编》一书。他在意大利、巴黎访问期间,正赶上一场关于地球形状的大论战:巴黎一方认为地球是一个纵长的白兰瓜型,而伦敦一方则认为地球是两极扁平的横长型。为了确定地球的形状,考证牛顿关于地球赤道附近半径大而两极扁平的理论,法国巴黎科学院于1735年和1736年先后派出两支科技队伍,到赤道和北极圈内进行大规模的地球纬度测量工作。摄尔修斯1735年去伦敦搞到了测量所需要的仪器,1736年便随队出发到北极圈进行实测,1737年顺利完成任务回国。这次论战和实地测量的结果,说明地球纬度1度的长度越接近北极越长,证实了牛顿力学理论的正确性,使牛顿力学在法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里边也有摄尔修斯的一份功劳。

荣誉贡献

  安德斯·摄尔修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1742年创立了摄氏温标。这是摄尔修斯对热学不可磨灭的贡献。同年发表了论文《温度计中两个不动刻度的观察》他把水银温度计插人正在熔解的雪中,定为冰点作为一个标准温度点;然后又把温度计插人沸腾的水中,定为沸点作为另一个标准温度点(这其中实际上暗含了正常大气压这个条件)。并把冰点和沸点之间等分100度,所以摄氏温标又叫百分温标。为了避免测量低温时出现负值,他把水的沸点定为零度,而冰点定为100度。到1750年根据他的同事M。施勒默尔的建议,把这种标度倒转过来,以冰点为零度,沸点为100度。开始人们称它为“瑞典温度计”,大约在1800年人们才称它为摄氏温度计。1948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名从主人”的惯例,把百分温标正式命名为“摄氏温标”,以纪念摄尔修斯。摄氏温标的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摄氏温度现在仍然是世界通用的温度数值表示方法。摄尔修斯对温度计的制作和改进,对促进热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负数历史有趣故事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负数历史有趣故事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中国人最早使用负数的故事 负数历史有趣故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