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庙的由来?
古名善板祠、济顺王庙,灵应庙。即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七曲山大庙。祭祀晋人 “文昌帝君” 张亚子 (张育)。《寰宇记》 卷84梓潼县: “济顺王,本张恶子,晋人,战死,而庙存。《郡国志》 云:恶子昔至长安见姚苌,谓曰: 却后九年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至建元十二年,随杨安南伐,未至七曲山迷路,游骑贾君蒙忽见一鹿驰逐至庙门,鹿自死,追骑共剥之。有顷,苌至,悟曰: 此是张君为我设主客之礼,烹食而去。” 《舆地纪胜》 卷186隆庆府: 灵应庙 “即梓潼庙,在梓潼县北十八里七曲山”。唐、宋以后,封张亚子为 “广济王”、“英显王”、“文昌司禄帝君”,所建庙宇不断扩大。明末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至此,奉神灵张亚子为宗,改为太庙。清避讳改为大庙。今庙宇为元、明、清三代建筑,殿宇楼阁亭台宫堂二十三幢,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其中明建天尊殿宏伟壮丽,有明铸铁神像十二尊。
梓潼庙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郊区的一座古老庙宇,其由来与历史人物梓潼公有关。
据传,梓潼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以廉洁公正、勤政爱民而著称。梓潼公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贤德和功绩,便在他的家乡梓潼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他的神像,并将其尊称为梓潼公。
梓潼庙在历史上多次重修和扩建,成为当地人们崇拜和祭祀的地方。庙内供奉着梓潼公的神像,人们前来祈福和祭拜,希望能得到他的保佑和庇护。
梓潼庙的由来和发展与当地人民对梓潼公的崇敬和纪念有关,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公正和勤政的重视。庙宇的存在和活动也成为当地社区的重要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一部分。
南锣鼓巷名人?
婉容皇后、洪承畴、冯国璋
帽儿胡同东起南锣鼓巷,西至地安门外大街。明朝时候,称为梓潼庙文昌宫,清朝时称为帽儿胡同。帽儿胡同的9号和11号是可园,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
三国群英传1梓潼赵云
1、赵云:
条件:196年以后,在北平搜索。
2、马超:
条件:190年之前占领西凉,最晚在192年搜索得到马腾,之后就可以静待其成年后加入。
3、徐庶:
条件:199年以后,在襄阳搜索。
4、黄忠:
条件:185年以后,在长沙搜索。
5、庞统:
条件:208年7月以后,在江夏搜索。
6、诸葛亮
条件:208年3月,在襄阳搜索。
岳飞后代有在甘肃平凉的吗?
在四川省盐亭县,居住着6000多名武穆王岳飞后裔。王四子缉忠侯岳震六世孙之正次子鼎云(荣生)于宋末元初,由四川南江县
迁居盐亭金鸡场雍江边的启文山时间距今700余年。鼎云子孙到九世时(岳飞十六世孙)也是子孙发达,人丁兴旺,岳虎、岳彪两兄弟所生四子永福、永禄、永寿、永朝,四大房各迁一地。永福迁三台县,永禄迁西充县,永寿迁老山(无考),永朝留居盐亭。现已辐射到今射洪县、遂宁市区、西充、南充、南部并散居江油、梓潼、剑阁、绵阳、成都等地,约二万余人。在金鸡场(现为镇)建有
“精忠祠”,各分支也建有小祠堂。祖茔在离金鸡场一公里的老坟山。过去,每年春节或清明节(或王二月十五日生日),各县子孙都要到祠堂和祖坟祭祖。许多小祠堂都是当时私塾学校和教育子孙场所,族规严格,因而代有名人能人。十九世占甲,清朝封文林郎。其子冠华,字子宾,一字肇峰,清康熙乙酉(1705年)科举人,大挑一等即放直隶省雄县,奉调陕西省渭南县知县,诰封奉直大夫。时与岳钟琪关系甚密,琪赠诗三首列入盐亭县志,并为冠华父子编修族谱作序,载入史册。冠华长子中清(二十一世),康熙丁酉年(1717年)拔贡,保宁府教授,诰封奉政大夫;次子岳朗岁贡,温江县教谕,封文郎。二十六世孙金石,曾任民国陆军第四师少校副官,邛崃糖税局长;二十七世孙汝智,民国陆军上尉。
新中国成立后,盐亭岳飞后裔以“精忠报国”精神,积极投身于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人才辈出。二十九世孙正宴(县级)任县政府办主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三十世孙大树,字文昊(县级)任++白朗县计委主任,林芝地区粮食局副局长;德松任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大永任金鸡镇镇长,巨龙镇党委书记;三十一世孙曙光,任某师宣传科长;定敏、定甫、定兵、岳灿、定茂等均为科级干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绵阳梓潼历史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绵阳梓潼历史人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