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二十七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二十七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七月二十七习俗?
一、七月廿七是“三七”之日
七月祭祖与清明节不同,因为季节的原因,清明节位于春季,春季为少阳。阳气开始上升,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清明节祭祖是人们带着祭品去祖先的居住之所去祭拜。而七月祭祖正好相反,因为七月在秋季,秋季为少阴。
立秋之后,阴气开始上升,所以祖先借着季节的属性回家与子孙团聚,因此清明节是人们主动去祭拜,七月是祖先回家,人们被动祭拜的日子。俗话说:“七上八下”,就是因为七代表着阴气上升,从地下升到了地上,所以七有复生之意,寓意着祖先回家。
因此七月的“逢七”之日都是祖先回家的高峰时期,比如人们常说的“七月半”,就是七月十四,因为十四乃是“二七”之日,属于“暗七”。而七月二十七是七月的三个“明七”之一,到了七月三十关地门,所以七月二十七是祖先回家的最后一波高峰期,也就是阴气快速上升的时期。
二、七月廿七是废日
在干支历中,每一个月都有三个最重要的日子,那就是“重日”。比如午月的午日,申月的申日等,这些日子代表着一个月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中旬的“重日”。除了重日之外,每个季节都有两个废日,所谓“废日”的意思就是五行的力量废了,没用了。
在一年之中,春季属木,夏季属火,秋季属金,冬季属水。那么木与金的关系就是相互牵制,金可以砍伐木头,但是金在砍伐木头的时候,同样也会被消耗。比如人们用斧头砍木头的时候,还要时不时地把斧头磨一磨,要不然就砍不动了。
而水与火的关系也是一样,水可以灭火,但火同样也可以把水烧干。这种关系放到季节之中,就形成了四个废日。也就是:金到春季就废了,木到秋季就废了,水到夏季就废了,火到冬季就废了。
腊月二十六习俗顺口溜?
腊月二十六有一句顺口溜就是: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意思就是说,这一天要准备一些过年的肉,故此称为年肉,腊月二十六的传统民俗是炖猪肉。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制一块肉回家。
炖肉的习俗:我们都知道在除夕夜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但是那么多的食品并不是当天全部准备的,有的也是在过年前夕开始准备的。割肉买肉之后,人们在年夜饭的时候,是需要去炖肉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与山珍海味比起来更过瘾、更实惠,吃来吃去也没有腻的感觉。同时,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即使到了现在,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
大扫除寓意迎新春:在来到腊月二十六这天,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去做的,比如说在这天我们每家都需要大扫除,这是为了过新年而准备的。在这天,大扫除是人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腊月二十六的时候,是需要打尘的,这是因为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需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扫除尘土、清除垃圾、干干净净迎新春。因此,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各地就有了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之说。自古以来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十七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十七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