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定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定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历史九大定律?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为什么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成就大业之后,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文种被杀,范蠡逃跑。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有很多,如刘邦如朱元璋。
天下汹汹,想要南面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世人无论是谁,只要坐(抢)到这个位置上,总会不由自己这样去想。所以,历史上兔死狗烹之事便不断重演。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奸臣和小人,虽为人所不齿,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皇朝的灭亡,国家的劫难,往往与他们有关。
“指鹿为马”的赵高,“口蜜腹剑”的李林甫,陷害忠良的秦桧,两面三刀的严嵩,无法一一列举。若能把他们聚集拢来,可以排列成大军,浩浩荡荡。只不过,这支大军不能用来上阵杀敌,他们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围”。
历史轮回的九大定律?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第四定律|敌戒定律
第五定律|朋党定律
第六定律|黄宗羲定律
第七定律|五世而斩定律
第八定律|权大欺主定律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中国十大历史定律的内涵?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有些科学真理却始终保持不变。纵观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铁板定律在风雨飘摇中却越来越印证了其正确性。
商纣王即位后,便命人为其雕琢一副象牙筷子。纣王的亲叔叔萁子预言道:“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
历史的发展果然印证了萁子的担忧,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所作《桃花扇》中有段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世人的贪欲就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君王的贪欲,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而卧薪尝胆,自我管理能力非常强。但他的人品却非常差。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一直追随的两个功臣,在其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杀文种的时候,勾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
范蠡曾规劝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终能免于一死。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断地重演,开国皇帝杀功臣不计其数。刘邦杀韩信等,朱元璋杀胡惟庸等,某太祖杀一众功臣等,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算是有良心的带头大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定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九大定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