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故事见微知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故事见微知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晋文公死后,强大的晋国分裂为三国给后人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有一天,唐叔虞与哥哥周成王在一起玩耍时,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像珪一样的东西,递给叔虞说:“以此封若。”
同他们两个在一起的一个名叫史佚的史官,听到这句话后,就请成王择日立叔虞,而成王却说:“吾与之戏耳。”可是,史佚却不这样认为,他严肃地对成王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无奈之下,成王就封叔虞于唐。唐就是后来的晋国。所以说,晋国的建立是由一句戏言引起的。
但封国在周朝并不仅限于叔虞一人。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基本上都是周朝所封的,只是被封的原因不同罢了,并没有什么可以多说的,唯一的就是天子说话不能信口开河,要说到做到。
自叔虞以后,晋国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传位至昭侯时,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昭侯不仅封他的叔叔成师于曲沃,而且封叔叔的城邑比自己的还要大,更重要的是昭侯的叔叔成师“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这样,作为国君的昭侯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大大地降低了。所以,当时的有识之士就说:“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也正如人们所预言的那样,没过几年,成师的孙子曲沃武公屡杀昭侯的后代,并“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釐王。”周釐王得到好处后,就封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
曲沃武公死后,他的儿子诡诸立为国君,是为献公。因献公伐西戎得到两个女子后,十分地宠爱她们,就想杀掉其他的公子,好让西戎女人的儿子继承王位。这样,晋国就又开始了大乱。既使这样,晋国不仅没有被分裂,而且献公的一个公子重耳当上国君后,还出现了强盛的局面。
指点大明的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有不知道的吗?可以说是趣味历史风靡的源头。
《临高启明》:同上。有不知道的吗?群穿+严谨+硬核。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如果划分到小说类,其实都不算妥当。这部书最大的作用是,用并不大的篇幅讲明白了中国几千年来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对于不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外国人来说,这本书见微知著,实为外国人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书籍,所以这本书名气甚大。
《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 》:莫言为此书做了序。它没有学术书那么艰深难咽,但是不失专业,普及了真实的历史,引人深思,而且读来文笔流畅,有趣有味。
《帝国最后的荣耀》马亲王的,写的万历援朝抗日战争,作者广阅中国、朝鲜、日本的史料,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战争场面,修改了以往人们对这场胜仗的错误认识。
《张居正》:熊召政著。
《李自成》:姚雪根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故事见微知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故事见微知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