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历史与世无争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史与世无争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与世无争是哪一家思想?

道家的“善”,宣扬的是一种“无心”之善,“无争”之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善”。

道家认为人的心是一颗“执着心”。做任何事都是“成心”要做,做成了,心情好;做不成,就徒生许多烦恼。所以,要解决这个“成心”问题,就提出了“无心”,“无为”。“无心”“无为”,是指放下成心,放下执念,顺其自然,求得心灵的解脱,内在的自由。

放下了,看待世事万物,心情就平和多了。所以,道家的善,从解决自己内心的执着开始,再恕己及人,与人与世无争。这种善,可谓上善,是合乎天道的大德,即为“道德”。

道家的思想,值得学习借鉴。不但无争,还有贡献。道德经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又有和其光,同其尘。更明确的句子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山不争高自成峰。水也不争,它给万物带去了滋养,使花更红,树更绿。袁隆平院士,不争名不为利,他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

历史和光同尘的典故出处来源?

“历史和光同尘”这个典故出自于《左传·昭公十三年》。下面是故事的梗概: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个大夫名叫颜渊,他非常聪明才智过人。一天,他去拜访齐国的宰相管仲,希望能够向他请教一些问题。当时管仲正在忙于处理政务,对颜渊置之不理。

颜渊感到非常失望,离开宰相府后在路上遇到了孔子。颜渊向孔子诉说了自己的遭遇,表示自己才华被埋没,感到非常沮丧。

孔子听完后,深深地体会到了颜渊的苦闷与无奈,安慰他说:“历史和光同尘,吾未见其明也。”意思就是说颜渊的才华将来一定会得到认可和赞赏,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达辉煌的时刻。

这个典故通过孔子的话传达了一种寓意,即历史会铭记真正有才华的人,尽管他们暂时可能被埋没或被忽视,但最终他们的价值和才华将会得到应有的认可。

《道德经》。和光同尘”(和、同:混合。和光:把所有的光彩混合在一起。同尘:与尘俗相同。形容与世俗混同,不突出自己,不露锋芒,与世无争,后也指随波逐流。用于书面语,比喻性较强,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

和其光,同其尘”,语出《老子·第五篇道章 [王弼本四章]》、《第十九篇德章 [王弼本五十六章]》,后来变为成语“和光同尘”《“和其光,同其尘”新解》: “和其光”,就是在发展方面、在创造性方面,要“和”,要在发扬个性,维护多样性、丰富性的基础上积极融和;“同其尘”,就是在保持相对稳定方面、在基本原则方面,要“同”,要一律平等、一样严格地遵守规则。祝你学习快乐。

泰伯仲雍的真实故事?

商朝时期的陕西岐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古公有意将王位传给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可传统的氏族传位必须是长子长孙,也就是说季历没有资格承嗣王位,那姬昌更没戏了。老爷子是既不愿意违背规矩,又一心想传位于孙子,心存石头终日郁闷,泰伯和仲雍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为了父愿就想到了出走。

兄弟俩一合计,就以父亲生病需要采药为由双双离开了周地岐山,一路往南而来,最终止于无锡的梅里,这就是历史上的“千里奔吴”故事。虽然离开了周地让出了承位,但泰伯并不甘心,他是个有抱负的人,到梅里后就组织当地的蛮夷建村设居,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生产,大有一番另起锅灶之势。仲雍看在眼里很担心长此下去一旦成势,说不定哥哥就有打回去之意,怎样断掉不良之念,便成了他的心病。

当地土著人的习俗给了他启发,因为土著人无长发而且有纹身,而这些在老家陕西看来就是野人粗人,没有文明可言。仲雍就劝说泰伯,要融入当地生活且获得蛮夷的信任,就必须跟他们一样断发纹身,泰伯接受了他的建议,与土著人再无二样,彻底断了泰伯归家之念,从这点来看仲雍的果断智慧和亲情大义远在泰伯之上。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仲雍的足智多谋,古吴的历史甚至是周朝的历史都会改变,但历史就忽略了这点,这是不公的。

泰伯被拥为大王,并定都于梅里,就这样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江南文明自此而始。由此更加证明泰伯三让皇位并不是出于真心,而是情非得已,世上有泰伯被流放一说也非空穴来风。见哥哥做了皇帝,仲雍并没有辅助左右,而是选择了离开,他来到常熟的虞山过着半隐居的生活。这里也曾有两种说法,其一,是看不惯哥哥的所作所为,才选择离开;其二,仲雍不喜欢做官,想过与世无争的日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与世无争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与世无争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与世无争是哪一家思想 历史与世无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