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拉奥孔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拉奥孔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拉奥孔的作者是谁?

  希腊  拉奥孔(TheLaocoonandhisSons),大理石群雕,高约184厘米,是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名作。阿格桑德罗斯等创作于约公元前一世纪,现收藏于罗马梵帝冈美术馆。据考证,系阿格德罗斯和他的儿子波利佐罗斯和阿典诺多罗斯三人于公元前一世纪中叶制作,1506年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意大利杰出的伟大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为此赞叹说“真是不可思议”;德国大文豪歌德以为《拉奥孔》以高度的悲剧性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同时在造型语言上又是“匀称与变化、静止与动态、对比与层次的典范”。

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

莱辛在《拉奥孔》中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 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

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 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 扩展资料: 《拉奥孔》德国启蒙运动文学的杰出代表莱辛著。

副题是《论诗与画的界限》,今传本二十九章,是全书的一部分。

莱辛从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古典雕刻和古典诗中的不同的处理,论证了诗和造形艺术的区别和界限,阐述了各类艺术的共同规律性和特殊性,并批判了文克尔曼“高尚的简朴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典主义观点。 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

就各类艺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

莱辛(1729.01.22~1781.02.15),德国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莱比锡大学毕业,德国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

美术高中教材外国雕塑一课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拉奥孔》米开朗基罗那几段文字?

《拉奥孔》、《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等古希腊雕塑作品是世界雕塑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题材多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

古希腊人完全以人的形象和思想情感去雕造神灵。因此,它的神像雕刻从外形看就是人像。此外,古希腊人认为,人体是最美的,向他们敬奉的神灵展示人体,是对神灵的最大奉献。这使古希腊的雕刻人体具有完美的形体和沉着高贵的气质,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境界。米开朗基罗代表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最高水平,他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他和达·芬奇、拉斐尔被成为“艺术三杰”。他的代表作品有《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等。仅供参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拉奥孔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拉奥孔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拉奥孔的作者是谁 拉奥孔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