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辉县 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辉县 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郭亮村的历史故事?

郭亮村是万仙山景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家或许对郭亮村这个村名感觉很奇特,其实这里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郭亮村是为了纪念东汉义军将领郭亮而取的村名。东汉末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郭亮带领乡间饥民与官兵作战,很快形成一支农民起义军。官兵屡次前来镇压,但因山高路险,道路不熟,都被郭亮打败。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被官府收买,封为平西大将,带大军前来捉拿郭亮,郭亮招架不住,带领人马登上西山绝壁。周军步步紧逼,把住各个路口,想把郭亮困死在山上。两军对峙数日,郭亮所带粮草眼看就要用完了,周军兵马仍在死死把守。危急之中,郭亮心生一计,将战鼓放置树下,把一只山羊悬挂在树杈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响个不停。在鼓声中,郭亮率部沿小道经过现在的会逃站进入山西。周军听着鼓声,以为郭亮在壮士气,更加放心死守。过了几天鼓声渐息,便派人上山去打探,见树上吊着一只死山羊,树下放着一面战鼓.周军方知中计,急气攻心,长叹一声,倒地吐血而亡。

郭亮进入山西后,便老死在山西。从此,悬崖上的小山村就取名郭亮,郭亮逃到山西的那个小村庄也叫郭亮村。当地百姓幽默的说河南省有个活郭亮,山西省有个死郭亮。周军死后被部下埋到山脚下的一块荒地里,就是现在的周军场。历史不会忘记这位农民起义领袖的,悬羊擂鼓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郭亮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事迹。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司令部所在地,是著名将领许世友战斗过的地方。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的原型郭兴当年曾在这里学习、训练。

什么是壶关三老,他们有什么著名的事迹或典故?

壶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活。

西汉刘邦元年(公元前206年)开始置县,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古治北有百谷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以壶口为关而得名。

壶关虽地域偏僻,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却人才辈出,代不绝书,西汉三老令狐茂、唐朝名相苗晋卿、唐大历十才子之一苗发均出生在这块土地上,老一辈革命家看法德、何长工等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以后,涌现出了领导常行窑洞保卫战的民兵杀敌英雄徐顺孩、张小保,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牛保才等英雄模范人物。

改革开放以来,又涌现出了造林绿化的全国劳模王五全,带领群众致富的全国劳模++孝等先进典型。

壶关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系东南端,东经113°10′-113°40′,北纬35°50′-36°12′之间。

县境东与河南省林州,辉县二市相接,西与长治市郊区、长治县为邻,北与平顺县相连,南与晋城市陵川县毗邻。

全县东西长46公里,南北宽42公里,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版图平面轮廓呈曲尺形。

1985年平凡人的故事?

2021年7月20日以来,受持续暴雨、大暴雨影响,新乡多条河流水位持续上涨,多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多处河平湖满,市区内涝严重,混浊的水没过膝盖,有的地方齐腰身,交通阻断,有的车辆抛锚在水中,农田村庄被淹,部分街道停水断电。

位于新乡市辉县南太行山区许多村庄受到严重的灾害。然而,全省其它地方的灾情牵着一个灾民的心。他不顾小家爱大家,把火热的爱洒向牧野,展示了人民博大的情怀,一个民族的伟大。我们众志成城,必将战胜一切困难。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正是平凡方显精神。他叫赵县利,1985年生,共产党员。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肺炎,快速蔓延,让他焦虑不安,常含感恩之心的他,时刻不忘是党的好政策才有了自己幸福生活,国富民强,没有国哪有家,重大疫情他不做旁观者。让他仰慕已久的裴春亮书记拿出500万元为抗击疫情捐款,自己就想,也要向他学习,尽一份爱心,拿着仅有的一万块钱来到了裴寨村助力武汉募捐活动现场要求捐款,赵县利感觉把钱捐到裴寨村,心里感到踏实放心。他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面对困难,尽自己最大的心意,为国家分担,觉得这是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辉县 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辉县 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郭亮村的历史故事 辉县 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