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十大人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十大人物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一、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二、袁隆平(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三、钱学森(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四、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
五、屠呦呦(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六、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七、于敏(中国“氢弹之父”、著名核物理学家
八、卢鹤绂(中国科学院院士)
九、李四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十、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
中国十大伟大的革命家: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伟大的革命导师毛泽东主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德高望重的朱德总司令;横刀立马的彭德怀总司令;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元帅;文武双全的陈毅元帅;还有刘伯承元帅、徐向前元帅、叶剑英元帅等等。
回答:李大钊中国十大伟大革命家之一
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乐亭,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主要事件: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因而受封内史一职。
2.蒙恬根据“用险制塞”的战术,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城,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化瑰宝。
3.蒙恬从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形成了著名的秦道。不但加强了北方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战神名言:“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02、威武盖天地,飞将军李广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唐代诗人王昌龄盛赞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汉文帝曾评价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主要事件:
1.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从军击匈奴,以功为中郎令,补武骑常侍。
2.汉景帝时,为北边七郡太守,以英勇善战闻名。曾以百余骑与匈奴数千骑遭遇,解鞍休息,使匈奴兵疑惧而不敢贸然攻击。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十位:“怒海英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们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还有多处纪念馆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九位:“壮志凌云”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十大人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十大人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