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5月10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5月10日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1915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1915年1月16日,上海太古、华顺等17家轮船公司码头工人因物价高涨,公举代表张书德、徐正忠等向公司要求增加工资遭拒绝,引起800余名工人的同盟++。++坚持至24日,使公司业务大受损失。

 1915年1月18日,日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其主要内容是: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等。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派陆征祥、曹汝霖同日本代表秘密谈判。5月9日,袁世凯政府除对一部分内容声明“容日后协商”外,均予承认。后因全国人民的反对,日本这些要求未能全部实现。

  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向北京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袁世凯不加任何修改,速行接受“二十一条”,并限于5目9日6时前给以答复。否则,日本帝国将采取必要手段。5月9日,袁世凯正式承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修正案。后国民将5目7日和5月9日视为国耻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刊印的《明耻篇》中题词:“5目7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1915年6月7日,沙俄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中俄蒙协约》,其内容主要有:沙俄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宗++,北京政府承认外蒙的“自治”和沙俄在外蒙的各种特权等。

1956年发生的八大历史事件?

1、1956年1月10日——中共中央转发《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少数民族语文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报告》的批示,指出:帮助少数民族创立和改革文字,是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2、1956年2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出通知:为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今后各级国家机关、学校、企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在各种文件、著作和报纸、刊物中,除了引用历史文献不便改动外,一律不要用“满清”这个名称。

3、1956年6月4日——教育部和中央民委在北京联合召开第二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会议提出要在整个国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使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逐步接近和赶上汉族发展水平。为此,在民族地区要有步骤地开展扫盲工作和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同时会议还讨论了今后十年全国民族教育事业的规划纲要。

4、1956年9月20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政府在加德满都签订中尼保持友好关系以及关于中国++地方和尼泊尔之间通商和交通的协定。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 青海民族学院在西宁成立并举行开学典礼。

5、1956年12月24日——首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文化部张致祥副部长作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工作》的报告,中央民委萨空了副主任作了有关文化工作和民族政策的报告。

1945年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1945年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件无疑是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飞抵芷江洽降。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代表日本++和政府的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和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依次在投降书上签字;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代表日本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正式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5月10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5月10日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1915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中国历史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