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泉州历史文化变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泉州历史文化变迁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泉州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1、气温高、光热丰富。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140千卡/平方厘米,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为19。

  5-21。0℃(仅西北部的山区低于18℃),最热月平均气温达26-29℃,最冷月也有9-13℃。全年无霜期长,沿海地区基本无霜。≥10℃的有效积温为5610-7250℃。年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

  2、降水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干、湿季甚为分明:3-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为湿季;10-2月仅占全年的20%,为干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大,少雨年份降水量不及多雨年份的一半。

  3、季风气候显著。

  冬半年主要受蒙古冷高压楔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干燥少雨;夏半年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风,气温高,湿润多雨。冬、夏半年的气候特征截然不同。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造成各种气候要素年际间变化大,也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

泉州地处低纬度,东临海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有“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之称,别号“温陵”。

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别称?

1、泉州别称温陵、刺桐、鲤城。

2、泉州唐时原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属内陆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狭窄,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因地理形势变化,今泉州城区处陆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冲积,水泽变为陆地,交通方便,范围宽广。因此,唐·久视元年(700年)及景云二年(711年),州治向东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区。

  正确答案:刺桐城。

  解析: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世界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悠久。

泉州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其海上贸易在宋元时期达到顶峰,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别称有鲤城、温陵、刺桐城、光明之城。

泉州伍堡街由来?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伍堡社区系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第一大社区。位于鲤城区南端,浯江江畔,秀丽金山公园,伍堡公园相辉映,东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接壤,南临新顺济大桥,西邻江滨大道,世界历史遗产中山路南段在辖区内。

  【社区风貌】社区先后荣获“省级科普示范社区”,“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区级文明社区”、“平安社区”、 “社区建设先进单位”、“十佳平安社区”、“先进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伍堡新风小区、广益小区、伍堡新街被授予“泉州市绿色小区”。参加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节作品获得“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等荣誉。

  【社区与居民】现社区于2002年由紫江、江滨、益宝3个居委会整合而成,社区面积85万平方米,居民5090人,总户数1715户,设置33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鲤城区实验小学、白云宾馆、临江街道办事处、临-出所、中医外科医院以及“省级无假货示范街”—伍堡新街。

  【历史人文】明清时代泉州居民片区的地名,有36铺,伍堡社区即是“慈济”铺(即现在居委会),古代神道设教,每铺皆有神庙,“紫江宫”有“紫帽朝江”美称,故伍堡又名紫江。“溪灵殿”供奉四王爷,“紫江宫”供奉保生大帝,解放初期拆建紫江小学,溪灵宫“文革”中被毁。1998至2001年两宫殿组合重建,占地1200平方米,恢复明清建筑风格,保留300余年的大石砱一块和清举人曾振仲墨迹“溪水汇双江峰瞻紫帽,灵威昭百世源溯古坑”。不失风景秀丽的宗教游览胜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泉州历史文化变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泉州历史文化变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泉州市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泉州历史文化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