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丽江古城的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丽江古城的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丽江古城的历史已经有上千年。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丽江古城有据可查的历史沿革为:唐代三探览城时期;宋代三赕城时期;元代通安州城时期;明代至清初丽江土司府时期;清代改土归流后丽江流官府时期;民国丽江专员公署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新时期。毫无疑义,唐代三探览城应是丽江古城的前身,从唐代在丽江坝内建造三探览城算起,丽江坝子内的建城历史已有一千三百多年。
丽江古城建于宋未元初,距今已有800余年历史。古城的历史演变由来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丽江古城又称大研古城,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大研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研古城近千年来一直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是元代的路宣抚司、明代的丽江军民府、清代的丽江府的驻地。
2、纳西语称“巩本芝”,意为仓库集镇,由此可知丽江古城是以经济交住为主发展起来的,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祖们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东的“木叶场”营造新居,因木先祖属古代纳西族束、叶、梅、何四大支系中“叶”的一支,故将其营建的新居起名叫“大叶场”,明代又称“大叶厢”,清代叫“大研里”,民国时期改为“大研镇”。
3、公元1254年蒙古军设三赕管民官,公元1277年改为丽江路通安州,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明在此设立丽江军民府,被朱元璋赐姓为木,并封为世袭知府,木先祖在狮子山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此后,古城贸易集市和街道不断扩大,并具相当规模,当时的古城已成为滇西北高原的重镇。
4、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次全体会议上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丽江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由上资料可见,古城是从宋朝末年,一步步建立,发展起来!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数十里的良田国野。丽江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向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古城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如果筑城墙,就犹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这样显得不吉利。由此可见,纳西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 大研镇是一座古城,在丽江县城中,因为它四面被青山环绕,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所以取名大研镇(砚与研同音)。
它最初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距今大约有800年的历史,它盛于明清。当时丽江古城已具相当规模。 古时的城建方法是先行开河,然后依河水的来龙去脉进行城建规划,布街辟路。丽江古城的城建方法亦是依承传统的古城建规划法的经验,所以它也是中国古代城建方法的活化石。 古城保留了大片明清年代的居民建筑,均是土木结构瓦屋面楼房,多数为三坊一照壁,也有不少四合院,融合了纳西、白、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居民建筑布局灵活,注重装饰,精雕细刻。
在他们的门窗上多雕饰花鸟图案,并且色调浓烈。
这里的居民都喜欢在庭院种植花木,摆设盆景,无户不养花,无户不流水,形成了“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高原水城风貌,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丽江古城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丽江古城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