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一、汉武帝在汉朝的地位?

汉武帝统治的时期使西汉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疆域最大,最繁荣,国力最强盛的国家,同时也是对外交流最为频繁的国家。

二、汉武帝简介详细?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在位期间(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创设中外朝制、刺史制、 察举制,颁行推恩令,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在经济上,推行平准、均输、算缗、告缗等措施,铸五铢钱,由官府垄断盐、铁、酒的经营,并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

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设立太学。

对外,汉武帝采扩张政策,除与匈奴长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开丝绸之路,并开辟西南夷。

此外,还有创设年号、颁布太初历等举措。

但他崇信方术、自奉奢侈,兼以穷兵黩武,引发统治危机,晚年爆发巫蛊之祸,后因对外扩张受挫而颁《轮台诏》。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葬于茂陵。

汉武帝的历史影响深远而复杂,评价亦存争议。死后谥号孝武皇帝,宣帝时上庙号世宗。其事迹见《史记》、《汉书》,其轶事多见《汉武故事》 。

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很高的。在汉武帝之前中原++所建立的王朝深受周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由其是匈奴人的侵扰,++也只能用和亲来减缓一些冲突,但都不能长久。

汉武帝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率军打击了匈奴人,使他们再也不敢入侵,彻底解决了边境问题。

汉武帝的盛世简称汉武盛世。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等等。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开创汉王朝军事最鼎盛时期。

改革政治,设置刺史,加强统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首开丝路。

大破匈奴,征服西域,吞并朝鲜。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舆论中心,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

秦皇汉武:原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因为汉是秦的延续和发展,而秦始皇和汉武帝的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于是用"秦皇汉武"来合称这两位千古皇帝。泛指杰出帝王。

汉武帝历史地位,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

秦皇汉武共存图

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王政在十年之间先后灭掉了韩、赵、燕、魏、楚、齐这六国,实现了四海统一的目标。

统一全国后,秦王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可决定国家一切事物,直接任免重要的中央及地方官吏。此外,秦始皇又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又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他下令销毁民间兵器,将山东六国贵族迁移到关中,又焚毁儒学诸书,坑杀了四百六十多名术士,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出巡途中,在返回咸阳的路上病死于沙丘(在今河北邢台)。

汉武帝历史地位,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

秦始皇

汉武即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位54汉武帝年,占整个西汉存在时间的四分之一。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统一思想,强调皇权;上位后,征伐四方,纵横天下,开疆拓土;对于匈奴的边境威胁,积极主战,于是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英雄人物。公元前119年,发生最大规模的战役,霍去病追击匈奴1000余里,从此汉转入战略反攻时期;派遣张骞通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依次令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和亲乌孙,以图合击匈奴,在西域设使者校尉控制西域;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设刺史,削弱相权,进一步削弱藩王势力;设"太学",积极推荐人才,官僚制度改革,儒士纷纷入朝,改进汉高祖刘邦的"察举制"创举孝廉;完善"乐府"机制,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最终形成汉乐府。

汉武帝历史地位,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