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鹤庆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鹤庆的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女人需要躲灯

满族

满族人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有的地方还要举办冰灯会。

在农村,正月十五日晚上,家人要举行验月份的活动。

先用荞麦面制成十二盏灯碗,标上十二个月份,第一碗中放一颗豆子,然后放在锅中煮。豆粒胀大意味着涝,豆粒小的预示干旱,不大不小的表示风调雨顺。此活动表达了满族人民祈盼好收成的美好愿望。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结婚的女子不许看娘家和婆家的灯,需去姑、姨家躲避。

正月十六,满族妇女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妇女们结伴在雪地里行走,看谁走得快且不湿鞋,据说这样可去除百疾。

棒棒会

纳西族

流行于云南一带的纳西族会在元宵节当日举行本土的“棒棒会”,起源于春节后人们为准备新一年的耕作农具而举行的++,而在这一++上主要销售的是锄头把之类的木器用具,“棒棒会”的叫法由此而来。

赛装节

彝族

云南一带的白族和彝族则有着“赛装节”比美的习俗,赛装节,顾名思义,就是服装,服饰大比赛的。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勤劳,能干的节日。

空腹饮耳明酒

朝鲜族

正月十五日早晨,朝鲜族有饮“耳明酒”的习俗。此酒并非特殊酿制,但要空腹喝下。据说喝了耳明酒可使耳聪。

朝鲜族还要举行“望月架”活动。正月十五前由小伙子们从山上砍来木杆和松枝,搭起几米高的望月架。

傍晚来临,当一轮明月徐徐升起时,几位被推举出来的老人爬上望月架,谁先看到明月,谁就福星高照,喻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将万事如意。

跳竹竿

黎族

黎族每逢正月十五有跳竹竿的习俗。跳竹竿负有一种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色彩,其中以美孚黎地区最为兴盛。

云南火把节是8月2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虽然有很多的少数民族过这个节日,但是最隆重的还要属彝族同胞。

2021火把节放假几天

云南省楚雄州2021年火把节是在8月2日,届时放假安排是8月2日——3日,总共放假3天,而因为8月2日刚好是在星期一,因此2021年火把节将会与周末连休5天。而在凉山州的火把节假期将会更多,8月2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至8月8日放假调休,共7天。7月31日(星期六)上班。

彝族火把节介绍

彝族火把节(the Firebrand Festival of the Yi ethnic group)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

火把节节日传说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习俗

1。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鹤庆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鹤庆的习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少数民族元宵节习俗 鹤庆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