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评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评说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曹操的故事:

1、戏闹新婚堂-----曹操小时候有几个玩伴,其中一位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之后---袁绍,某天,有一户人家娶新娘,曹操和袁绍等几人打算去戏闹一下婚堂,于是偷偷潜入新娘子的房间里,趁新娘盖着红头盖,调戏新娘,后新娘发觉不是自己的丈夫后竟然大叫,把外面的宾客及家人惊动,同时也吓到了曹操和袁绍,两人落慌而逃,逃至一洞口,因为曹操个小,袁绍稍微壮,洞刚好给曹操过去,袁绍身子只过了一半几卡住了,拼命向曹操呼救,曹集中生智,大声喊到:“贼在此,快来擒,贼在此,快来擒。”吓得袁绍身子一紧,奋力一挤竟然过了洞,两人逃脱后袁绍怪曹操:“何故害我?”曹操说:“此耐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计。”

2、戏耍堂叔------曹操小时候非常调皮,并不遭人喜欢,特别是其叔叔特别不喜欢曹操,多次向曹操的父亲曹嵩打小报告,曹操也多次受到父亲的责备,某日,曹操发现其叔又在监视他,他就装疯,然后还倒地口吐白沫,其叔一见,吓的跑去告诉曹嵩,曹嵩闻言跑过来后,发现曹操并没什么事,曹嵩问曹操:“刚才你叔见你倒地口吐白沫,因何而故?”曹操说:“我一直都好好的,什么时候口吐白沫过?叔叔从来就不喜欢我,每次都向您说我的事,我也没办法。”从此以后,他叔叔再怎么去告发曹操,曹嵩都不予以理睬。

从这两则故事说明,曹操从小确实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虽然有时候做事并没有顾及后果,但却基本能想到应对之策,长大后的曹操不仅有智有谋,还有领导才能和政治思想。

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人曾这样的点评项羽,“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喑呜叱咤,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人笑?他的失败原因‘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当其败北之时,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而项羽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英雄一世却没能战胜自己的自尊心!放弃了一线生机。”

从作者的切入角度和某个层面上说,我不反对这样的评说,但那只是就其切入角度的层面而言。纵观历史长河之内,英雄无数风流无尽,项羽的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从容舍身慰男儿之身,如此气节,在他英雄之躯訇然倒地之时,腾空而起,凌云直上,流传千里,摧人至今。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这是项羽之生命换来的抉择之笔,书写着一种忠贞: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联想到“霸王之别姬”可见其人文渲染和人格的魅力所至,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

提到项羽的精神,不能不去思考下楚人精神,纵观秦帝国灭亡的历史,楚国后裔们当是最大的胜利者,在整个抗秦力量中楚人身影也是令人敬佩的。不屈服,心怀信念,以及对秦国的痛恨。翻看历史,作为盟国,在秦征战其他诸侯国时,楚国没有丝毫疑心,信守承诺,楚最是无辜,最后遗恨而亡,败得糊涂啊。所以当秦军队攻入郢都时,许多楚人纷纷++殉国,在生还的楚人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传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悲痛的时候立下了惊天泣地的雄心壮志,而且这一传言也通过项羽之手得以验证。也许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评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评说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两个有关曹操的故事以及对故事的评价。急!亲们帮帮忙啊 破釜沉舟的历史人物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