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日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日食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中国古代确立了与现代球面天文学模型基本一致的天球模型,还是比较先进的。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月球、太阳运行和日食的关系。

中国古人在西周时发现日食都是在朔日发生,在战国时已经对交食周期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一套预测日食的公式,东汉时提出了时限概念,因此预报日渐准确还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也有预测错误的时候。

人类预测日食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因为日食被赋予了很深的政治意义,所以古代皇家天学家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预报日食。

据《尚书·胤征》记载,羲和(相传为帝尧所任命的皇家天学官员)因沉湎于酒,未能对一次日食做出预报,结果引起了混乱。

这一失职行为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这说明当时已经开始预报日食。

而在西方,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巴比伦人就已经能够预测日食(当然,他们也不一定预测得准)。

中国古代确立了与现代球面天文学模型基本一致的天球模型,还是比较先进的。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了月球、太阳运行和日食的关系。

中国古人在西周时发现日食都是在朔日发生,在战国时已经对交食周期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了一套预测日食的公式,东汉时提出了时限概念,因此预报日渐准确还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也有预测错误的时候。

人类预测日食的历史也非常久远。因为日食被赋予了很深的政治意义,所以古代皇家天学家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预报日食。

据《尚书·胤征》记载,羲和(相传为帝尧所任命的皇家天学官员)因沉湎于酒,未能对一次日食做出预报,结果引起了混乱。

这一失职行为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这说明当时已经开始预报日食。

而在西方,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巴比伦人就已经能够预测日食(当然,他们也不一定预测得准)。

《资治通鉴》一共294卷,记载了共计1362年的逐年详细历史记录。是司马光受宋英宗之诏编撰的,由宋神宗赐以书名并亲自撰序。

书中记录了许多天文现象和天灾记录,其中包含365则日食记录,26则流星陨石记录,63则彗星记录,还有数十则的地震、旱灾、水灾记录。

除此之外,书中还记载着17则无法用天文规律解释的天文现象,这些记录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中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最丰富的日食记录。光是古书(至清代)的 史料(不包括甲骨文),就有1000多次日食记录。最早是《尚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前1948年的一次日食。《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精确地断代,而日食天象就像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历史时钟,可以帮助确定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中国古代最早对月食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系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在张衡老人家之前,人们已对日食的原因有所认识。西汉的刘向就说过:“日蚀者,月往蔽之”(见《开元占经》卷九所引)。

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引述过别人的一种更明确的说法:“或说,日食者月掩之也。日在上,月在下,障于日之形也。”

而对于月食之成因,则在张衡之前尚无明确之分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日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日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谁告诉我古人是怎么准确预测到日食 中国历史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