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中国三大名锦分别为云锦、蜀锦、宋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云锦,产地南京,可追溯至宋朝,因色泽光丽灿烂,状如天上云彩,故而得名,为中国三大名锦之首,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它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云锦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9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传承单位是南京云锦研究所。
蜀锦,以产于蜀地而得名,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图案华美,成都“锦官城”得名于秦汉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锦织品几乎均为蜀锦。蜀锦是丝绸之路的主要交易品之一,亦是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是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
宋锦,产地苏州,是在唐代蜀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北宋朝廷在东京设“绫锦院”网罗了很多蜀锦织工为贵族制作礼服,从而形成宋锦。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产品分大锦、小锦、彩带等数种。大锦又称“仿古锦”。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为苏州丝绸博物馆。
一、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它是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云锦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多姿,集历代丝织工艺之大成,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
二、蜀锦
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蜀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因产于蜀地而得名,在我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的生产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
三、宋锦
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之一。开始于宋代末年(约公元11世纪),产品分重锦和细锦(此两类又合称大锦)、及匣锦、小锦。重锦质地厚重,产品主要用于宫殿、堂室内的陈设。细锦是宋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厚薄适中,广泛用于服饰、装裱。宋锦,因其主要产地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被赋予中国"锦绣之冠"。2006年,宋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单位为苏州丝绸博物馆,钱小萍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又将宋锦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丝绸有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蜀绣、湘绣和粤绣。还可以分为三大名锦,分别是云锦、蜀锦和宋锦。
一、四大名绣
1、苏绣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当地妇女素有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2、蜀绣
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总称。蜀绣的历史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种类丰富,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蜀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除纯欣赏品绣屏以外,还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垫、桌布、头巾、手帕、画屏等。既有巨幅条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备的精美艺术品。
3、湘绣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湘绣分别在民国元年(1912年)和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湘绣分别获得最优奖和一等奖,被国外誉为超级绣品。湘绣的特点是用丝绒线(无拈绒线)绣花,其实是将绒丝在溶液中进行处理,防止起毛,这种绣品当地称作“羊毛细绣”。
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湘绣人文画的配色特点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湘绣日用品的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