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毛南族的习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毛南族的习俗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满族清明扫墓插“佛托”习俗

满族受汉族风俗影响,也于清明节上坟祭祖。不过,祭祀方法与汉族风俗不同。汉族的风俗是焚烧纸钱后在坟顶上压纸,而满族则是插“佛托”。

插“佛托”即插柳枝。在满族所信仰的萨满教的传说中,柳是人类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清明节在坟上插柳为祭,表示后人不忘先祖。

白族——

清明节也是白族祭祀祖先的日子,节俗与汉族相同。每年农历三月初的清明日,白族人家家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前往本家祖坟上祭奠。供品有香肠、熏猪肝、排骨、肉、鲜鱼、雄鸡等,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酒。一般人家都要邀请一些亲朋好友一同前往。

到了坟地,先要将折来的杨柳枝插在坟前,然后在各祖坟前献上供品,新丧者坟前的供品要稍丰厚一些。晚辈的儿媳、姑娘们在新坟前大哭一场,以诉对亡者的怀念之情。祭祀完毕,所有上坟人围坐在坟场附近食用各种食品,直到傍晚才回家。

纳西族——

清明时节,纳西人也和汉族人一样,举行祭祀仪式。每年清明节丽江、中甸一带的纳西族祭祖仪式在天井里举行,而且只祭祀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祭祀时,在地上插三根白栗树,并在树前安放三个石头,代表所要祭祀的祖先,然后烧香点烛,摆上酒、肉、饭、茶等供品。祭祀还分为生祭和熟祭。祭祀活动由东巴(神职人员)主持,东巴口念返魂经,全家男女老幼向代表祖先的三块石头磕头祭拜,每念到祖先名字时便敬酒献饭。

此外,我国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流行清明节,如朝鲜族、撒拉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锡伯族、毛南族等。佤族在清明时举行取新火节,这与汉族的寒食取新火意义相近。

可以。毛南族婚俗毛南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新中国成立前也有富家男子纳妾之例。可与壮、汉等民族通婚。传统认为同姓皆兄妹,一般同姓不婚。但是由于谭姓人口众多,在附近乡村与他姓通婚日显困难的情况下,于是改同姓不婚为同姓除五代直系亲属不婚外,其他不受限制,一些小姓仍然奉行同姓不婚的习俗。

歌舞游艺

广西境内各少数民族都以爱唱且擅唱山歌闻名。山歌曲调高吭咪亮,奔放自由;内容朴素健康、叙事抒情,问答应对,题材广泛;比兴押韵,排比重叠,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岁时节俗

如壮族的“三月三耿节”、侗族的“花炮节”、苗族的“芦笙会”,佬族的“坡节”等

瑶族的“盘王节”、壮族的“蚂蜗节”、忆佬族的“拜树节”、京族的“哈节”等宗教性节日。

饮食习俗

广西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独特。嗜酸味,喜糯食,是桂人饮食特点。酸味食品种类很多,侗、毛南人几乎无味不用酸。侗家酸鱼、酸鸭,毛南三酸罗番、脯醒和瓮偎皆酸味佳肴。糯米主食和点心众多,壮族的五色饭、磁把、沙糕,侗族的手抓糯米饭,都很有特色。

苗、侗、壮、瑶人都喜爱的打油茶,香甜可口,能消食化腻。“瑶不离鲜”,大瑶山瑶胞用雪鸟、剥皮蛙腌制成鸟宣乒、蛙鲜,香脆清甜。毛南族菜牛肉鲜嫩可口。

服饰与建筑

桂境民族服饰多尚朴素雅致,但瑶、苗、侗族妇女服饰颇重装饰。瑶族服饰地域特色浓厚,妇女衣裳色彩斑斓,款式多达百余种。苗族、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带,百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壮、侗、苗、瑶等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以木为原料,穿桦凿卯,很少用钉,却牢固耐用,对广西这种温热潮湿,山居地斜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它民族建筑也大多为木结构。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毛南族的习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毛南族的习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少数民族的祭祖传统风俗 毛南族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