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零古网为您整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了解孺子可教是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孺子可教是历史故事的解答,那么我们一起往下看看。

孺子可教的历史人物是张良。张良年青时在一座桥上遇到一老人,老人把鞋丢到桥下叫张良替他捡回来,张良照做了。老人又叫张良过几天来桥下等他。

张良去后老人已经到了,责怪张良来迟了,叫他下次再来。如是几次,张良最后干脆半夜就去等,终于先老人到了。老人说了句孺子可教也,送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张子房。

张良遇黄石公得兵书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传说张良年轻时在桥上遇到一位老人,他把鞋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张良照做了,老人看小伙子不错,就赠了他一本兵书。正是靠着这本兵书,张良得以帮助刘邦打下汉室江山,并且功成之后得以全身而退

       孺子可教(拼音:rú zǐ kě jiào)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孺子可教”的原义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喻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孺子可教说的是秦末汉初时期的著名谋臣张良。

发际前得到高人传授兵法、后来刻苦钻研最终成为西汉开国功臣的故事。

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张良(约前250-前186年),秦末汉初杰出谋臣,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的先辈,在韩国五世位相。

张良早年曾因刺杀秦始皇不成而隐居躲避;后追随刘邦,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

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刘邦顺利脱身。

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张良去世后,谥号文成。

孺子可教【读音】:rú zǐ kě jiào【释义】: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典故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

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张良面前,直接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很惊讶,想打那老头。但看到老人年纪很大,便忍住了。他下桥把鞋捡了起来,然后又恭敬地跪着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脚穿好鞋,然后笑着转身就走了。

张良更吃惊了,盯着老人离开的背影。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不错,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好时间却迟到,怎么回事啊?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公鸡一打鸣,张良就出发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又迟到,怎么回事啊?五天后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有大成就。十三年后,小子你将再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啦。” 然后老人就离开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张良看那本书,乃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事很奇特,于是常常用功钻研此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孺子可教是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孺子可教是历史故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孺子可教的历史人物是谁 孺子可教是历史故事